尊重
柳边河
尊重,在汉语里是这样说的: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,现在已逐渐引申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。
现代引申是平等相待,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“平等”,不是哪一方“高贵”或者“地位高”,相互之间平等相待,相互尊重。一日在我市某县城一桥头旁散步,一位清洁工正在清扫地下的垃圾,妻子走过去,把手里的一把葵花壳扔进她的垃圾袋里,清洁工不禁大大地发出一声叹息:“哎哟,大姐,人人都像你这样子,我们都要少费好多力哟!”她还说,“有的人不但不把垃圾扔进垃圾箱里,还故意撒得遍地都是,说你还说不起。”
这一声叹息,道出了个别市民的文明程度低下,缺乏道德修养。文明——是遵义最美的风景,“文明”、“平等”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部分。文明,是中华几千年崇尚的美德,文明的程度越深,这个民族就越受到尊重。就个体而言,讲文明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,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。讲文明,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或敬慕。平等则是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关系和态度,平等对待他人,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。
清洁工是在为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、娱乐环境而劳动,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广大市民的尊重。劳动创造价值,任何有益的劳动都是在创造价值,清洁工的劳动是有益的,他们的劳动是具有价值的劳动,因此,清洁工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都是平等的,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,他们的人格更应该得到尊重。类似乱扔垃圾缺乏文明行为的人,应该换位思考,切身处境反思自己,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平面空间,同一个社会环境,我们需要的是环境的清洁卫生,需要的是有一个美丽整洁的家园,一个文明而富有高尚享乐的家园。如果大家都不讲文明,不规范自己的行为,不尊重清洁工的劳动,人人都乱扔乱吐,再增加十个,百个,甚至一千个一万个清洁工都是枉然,我们还谈什么文明,还谈什么平等、尊重。降低了自己的文明程度,就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。
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,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。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,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。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,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,是顺利开展工作、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。
不管你是干部还是百姓,是富豪还是贫民,放下你的架子,平等相待,尊重他人,尊重自己。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,都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。管好我们自己的手,管好我们自己的嘴,在相互尊重中共同提升我们的文明程度和文明形象吧。
评论